一、学院介绍
为响应国家“海洋强国”战略,面向海洋资源开发及水下安全重大需求,中山大学海洋工程与技术学院于2017年正式成立,定位于珠海校区办学。学院重点围绕“船舶与海洋工程”一级学科建设,下设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水声工程、海洋智能与无人技术3个二级学科,以建成海洋工程应用基础研究、海洋高端装备与技术研发、海工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服务国家全球战略利益拓展与水下安全、海洋经济建设与产业化。
学院坚持“引育并举”的“人才强院”战略,汇聚了一大批来自国内外海工领域的优秀人才,组建了高效的党政办公室和专业的实验教学与创新训练中心,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的高质量师资队伍及管理团队。学院围绕船海装备、水下安全和海洋环境保障三大核心应用,建设智慧船海工程、水声信息与装备、海洋智能与海岸工程3个教学研究部,有效推动有组织教学科研。
学院坚持“筑海之路,育工之将”的育人理念,以学生成长为中心,建立了“本-硕-博”贯通的工科特色人才培养体系。为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学院构建了“创新课程—本科生导师制—科创项目—科技竞赛—工程实训”全过程、多维度的科研育人体系,建成多个本科生实习基地,以及以水下机器人研究学社为主体的学生创新训练中心,着力培养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大国工匠精神、创新精神的海工领域总师型人才,毕业生进入海洋工程及信息领域重点单位深造和就业。
学院已建成一批高质量、现代化的教学研究实验室、“海路通”高性能计算集群、拖曳水池、深海压力舱、拖曳声源、全海深声学潜标系统等大型科研设施,全力保障教学科研工作。依托“中山大学”号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中山大学极地”号破冰船等大型科研平台,构建了“数值仿真-水池实验-近海海试-远海海试”四位一体、具有鲜明特色的教学研究体系。
学院现建设有汉江国家实验室珠海研究中心等2个国家级平台、广东省重点实验室等2个省部级实验室、5个省级科研平台及实验教学中心、2个校级科研平台,为海工创新人才培养和有组织科研奠定人力基础、组织保障和交叉融合的创新平台支持。学院现已主持承担了一批具有显示度的国家级重点任务,参与国家重大海洋科技专项及工程,形成一批具有产业化能力的科研成果,科研活力竞相迸发。
二、招聘岗位及具体要求
01教研岗教师
(1)长聘教授(教授二级/三级岗位)
具有高深的学术造诣,在人才培养或学术研究方面取得国内外公认的标志性重大成就和贡献;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力和学术地位,具有带领本学科赶超或引领国际先进水平的能力;具有突出的团队领导和组织协调能力。年龄原则上不超过50周岁。
(2)长聘副教授(教授三级/四级岗位)
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在人才培养或学术研究方面取得国内外广泛认可的创新性成就和贡献;在国内外具有较强影响力和学术地位,具有保持本学科国内外先进水平的能力;成为本学科领域内独立学术带头人。年龄原则上不超过45周岁。
(3)预聘副教授(副教授一级/二级岗位)
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能力,在人才培养或学术研究方面取得高水平成果;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的专业影响力;具有成为本学科领域内学术带头人或优秀学者的发展潜力。年龄原则上不超过40周岁。
(4)预聘助理教授(副教授二级/三级岗位)
具有广阔的学术视野、活跃的创新思维和扎实的研究基础;取得较高水平的专业成果;学术发展潜力较大。年龄原则上不超过35周岁。
02博士后
年龄一般在35周岁以下,获得博士学位不超过3年,熟悉高等教育规律,了解国内外高等教育情况,具备国际化的学术视野,具备较高的学术水平和较强的科研能力的国内外优秀博士。
逸仙博士后项目
满足科研博士后的申请条件,有世界一流大学博士经历,或博士学位所属学科为业内公认的世界一流学科。学校为“逸仙博士后”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
三、联系我们
联系人:黄老师
联系电话:+86-756-3668905
联系邮箱:huangrj7@mail.sysu.edu.cn
联系地址: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海琴3号A306
以上招聘长期有效,竭诚欢迎海内外优秀学者加盟!
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变更请以原发布者为准。
微信客服赵老师 :15201695861
更多招聘信息请关注高层次教师招聘网公众号(智联宏祥信息引进网)